发改委、住建部等7部门联合要求: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
7月24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教育部、工信部、人民银行、国管局、银保监会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
方案的通知》,目标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全面推广。
十七部门印发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发布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构建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技术应用机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应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智能绿色服务制造技术、先进高效生物技术等,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应用新技术的工作机制,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支持产业园区、产业集群提高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建立中小企业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新技术推广机制,提高新技术在园区和产业链上的整体应用水平。
交通部、发改委印发《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方案》 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7月24日,国家交通部、发改委印发《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方案》,《方案》明确指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所有公交车比例不低于60%,其他区域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所有公交车比例不低于50%。新增和更新公共汽电车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比例分别不低于80%。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到2022年,力争60%以上的创建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绿色出行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0%。
国家能源局下达2020年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关于下达2020年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列入本年度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煤电机组,除明确作为煤电应急备用电源的机组外,须在2020年12月底前完成拆除工作,至少拆除锅炉、汽轮机、发电机、输煤栈桥、冷却塔、烟囱中的任两项。未按照淘汰关停标准拆除的机组,不得享受相关支持政策。
生态环境部:2020年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帮扶指导方案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0年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帮扶指导方案》,方案指出2020年10月底前,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根据《2020年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方案》要求,按照“时间随机、对象随机”的原则,组织市县级生态环境部门开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评估、抽测和比对监测工作。原则上,每省份评估排污单位数量不少于10%,抽测废气和废水排污单位数量各不少于100家,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和陕西8个省在此基础上增加抽测涉VOCs排放排污单位不少于100家;并对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排污单位同步开展比对监测,监测项目由各地根据管理要求确定。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今年光伏平价项目名单将于近期公布 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正在加快推进
7月22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李创军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9》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将公布今年光伏平价项目名单,保持行业合理发展规模。此外,国家能源局正在抓紧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将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紧紧抓住“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关键窗口期,坚持低成本、市场化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降低成本、扩大规模,实现高比例、高质量发展,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供坚实保障。
钢铁业开启新一轮“去产能”,多地推动战略性重大兼并重组
“目前钢铁行业僵尸企业已基本出清。”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日前在2020中国钢铁发展论坛上透露,从打击地条钢,到僵尸企业的去除,一批无效、低效的产能逐步退出市场,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步回归合理区间。但多位专家表示,防范钢铁产能过剩压力将长期存在。下一步钢铁行业将继续严禁扩大钢铁产能、降低产能置换比例,推动战略性重大兼并重组,开启从量变到质变的新一轮“去产能”。
国家能源局:我国能源生产消费逐步回升
上半年,煤炭、油气产量稳步增长。进入二季度,能源消费量明显回升,电力和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长,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今年以来,我国能源行业战疫情促生产,主要能源品种供应充足。”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国家能源局组建工作专班,加大协调力度,积极组织煤电油气企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安全供应,有力保障重点地区、重点场所能源需求,确保能源供需衔接有序。
能源央企纷纷入局十万亿级氢能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工业能源领域已有12家央企涉及氢能业务布局,包括中石化、中石油、中化集团、宝武集
团、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国家电投集团、三峡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等。此外,多地政府也提出了氢能发展规划。但该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难题需要解决,例如成本高、关键技术受限、配套设施不完善等。
英国成立氢能咨询委员会 并拨款1.39亿英镑支持天然气向氢能过渡
7月22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将提供3.5亿英镑用于减少英国重工业的排放并推动后新冠疫情时期的经济复苏,该笔资金将用于推动重工业,建筑,航空和运输业的脱碳化。鲍里斯宣布的资金中的1.39亿英镑将用于支持从天然气到清洁氢能的转换以及扩大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的规模来减少重工业的排放,这可以通过将碳永久存储在地下阻止超过90%的排放从工厂释放进入空气。
到2030印度发电量将有60%来自可再生能源
印度电力和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部长辛格(R K Singh)周二表示,到2030年,印度已安装的发电量将有约60%来自清洁能源。该部长还对2030年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发电量将达到510吉瓦,其中包括60吉瓦的水力发电充满信心。
英国智库:可再生能源成为欧盟成员国电力供应主要来源
22日,英国气候及能源智库机构恩伯(Ember)发布研究报告称,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已超过化石燃料,成为欧盟成员国2020年上半年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研究报告指出,在今年上半年,风能、太阳能、水利和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占欧盟27个成员国电力供应的40%,而化石燃料占比34%。
欧盟通过的史上最大规模疫后振兴计划 投资欧洲太阳能利好不断
欧洲议会的工业研究和能源委员会7月初通过了“最大化建筑物的能源效率”报告,该报告支持大规模推广太阳能,欧洲议会计划在今年9月对该报告进行表决。此外,欧盟通过的史上最大规模疫后振兴计划,也将令太阳能在欧洲能源转型和经济复苏中发挥关键作用。作为全球太阳能“领头羊”的中国企业,有望获得新的机遇。与此同时,欧盟成员国也都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刺激经济复苏的主要手段。
美国有望在2030年实现1万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投资目标
根据美国可再生能源理事会发布的最新报告,虽然受到疫情的挑战,但到2030年,为美国设定的1万亿美元可再生能源投资目标仍可实现。报告发现:即使经历了疫情带来的重大短期不利因素,投资者仍对可再生能源的长期增长持乐观态度,他们对未来三年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的增长充满信心;与其他领先国家相比,美国仍然是吸引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场所;在2020年至2023年之间,储能是最吸引投资的行业,紧随其后的是大规模的住宅和商用太阳能。
欧洲或继续延长向中国光伏玻璃征税五年
欧盟近日决定延长向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玻璃征收高达75.4%的关税五年,并将于宣布后第二天起生效。对于延长关税的原因,欧盟强调措施旨在针对中国的倾销行为,中国制造商设法抛售过剩的产量,很有可能继续对欧盟的产业造成伤害。
中国石化董事长张玉卓:将持续加大氢能领域投资力度
7月24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在氢能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表示,随着技术日趋成熟、成本大幅下降,氢能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此背景下,中国石化将持续加大氢能领域投资力度,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一定规模的高纯氢产能。
海南省与国家电投签约:建立远海风电等领域加强合作
7月24日下午,海南省政府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海口举行工作座谈,并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国家电投将在琼设立海南区域总部,开发清洁能源项目,发展智慧能源服务产业和能源生态产业,同时加强科研、金融等领域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博天环境密集筹划易主突围 中山国资或实控第二家A股公司
近日,博天环境发布多份公告,核心内容是公司易主。公告显示,中山中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通过参与定增、受让股权、接受表决权委托等多种途径获取博天环境控制权。中汇集团是广东省中山市国资委出资设立的国有资本运作平台。如果上述事项完成,中山市国资委将成为博天环境实控人。备受关注的是,当日,博天环境发布了一份前次控制权拟发生变更事项的进展公告。今年6月14日,公司两股东筹划通过股权转让及表决权委托等方式将公司控制权转让给青岛国资。只是,在30个工作日的有效期内,交易双方未签署正式协议。
盛运环保创始人开晓胜被刑拘
盛运环保近日发布公告称,安徽盛运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从控股股东开晓胜先生的家属处获悉,开晓胜先生因涉嫌违法犯罪被安庆市公安局采取刑事拘留的强制措施,案件尚待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同一天,盛运环保还发布了关于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暨终止上市的第二次风险提示公告。
隆基股份总市值突破2000亿元!
截至7月24日上午9:43分,隆基股份的总市值高达2010.11亿元,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第一家市值破两千亿的光伏公司。距离2019年8月隆基股份市值破千亿大关,仅用了不足一年。此外,通威市值再次突破1000亿元。
苏伊士拟收购朗盛旗下反渗透膜业务
德国特殊化学品集团朗盛(Lanxess)于上周宣布其重组水处理业务的计划,并拟向苏伊士水务技术与方案(WTS)部门出售反渗透膜业务。该笔交易同时包含朗盛位于德国比特费尔德的反渗透膜工厂、研究设施和所有员工。朗盛表示未来将专注离子交换树脂业务,重点聚焦高端应用市场。苏伊士水务技术与方案部门的首席执行官Yuvbir Singh在宣布该笔收购时表示:“随着当今客户对苦咸水反渗透膜的需求不断增长,朗盛公司的RO产品线将帮助我们能够快速有效地扩展我们的产品组合以满足这一需求。”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7.94亿千瓦!2019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发布
2020年7月22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9》线上发布会。发布会透露,2019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7.94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9.5%。我国持续保持“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优势,绿色新名片越来越响亮。报告还指出,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稳步提升,消费结构清洁低碳转型逐步推进。2019年底,全国能源生产总量39.7亿吨标煤,消费总量为48.5亿吨标煤,其中煤炭消费占主体57.7%,占比逐步下降;清洁能源消费提升至23.4%,其中非化石能源占15.3%。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发电装机和发电量稳步增长,成为中国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和未来电力增量主体。
中国碳排放10年间减少35%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一个研究团队近日在欧洲专业杂志发表论文称,观测发现从2009年开始,10年间中国碳排放减少了35%,认为中国防治大气污染对策取得积极进展,该研究成果将对高精度准确预测地球变暖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国电龙源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隶属于国家能源集团,是集团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唯一的专业化服务平台,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质量、安全、环境“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资质证书,也是工信部节能司推荐的第三批工业和通信领域114家节能服务机构之一。主营业务:低位能梯级供热改造;蒸汽分级加热、供热电联产系列改造;汽轮机通流改造;大型火电厂“一站式”综合提效改造;永磁调速节能改造;冷端综合优化改造;电站空冷机组冷端优化改造;热泵等余热余压节能改造;智能热网节能改造;锅炉尾部烟道优化改造;低氮燃烧器改造;富氧燃烧改造。核心优势:品牌优势、技术优势、资本优势等。合作需求:寻求有针对大型火电厂、大型工业用能企业的节能环保技术、及项目。欢迎感兴趣的企业致电“绿青网”咨询。
深圳万润节能有限公司
深圳万润节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万润科技(股票代码:002654)的控股子公司,依托总部强大的技术支持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公司定位于集项目投资、能耗诊断、能源规划、方案设计、工程实施、设备采购、项目运营为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商,以合同能源管理(EMC)、BOT模式为主,以公私合营(PPP)、BT模式为辅,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主营业务:建筑节能、校园能源、智慧照明、新能源等领域的解决方案提供、项目投资、项目建设、项目运营。核心优势:品牌优势、资金优势等。合作需求:寻求在公共设施节能、建筑节能、校园能源、智慧照明、新能源等领域有技术产品、市场资源的合作伙伴。欢迎感兴趣的企业致电“绿青网”咨询。
以上合作资讯由绿青网战略合作伙伴中关村现代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成员单位提供
上一篇: 绿青周报: 第一百四十五期
下一篇: 绿青周报: 第一百四十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