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5日下午,绿色低碳产业资源整合品牌沙龙绿青荟第三期在京成功举办,本期绿青荟由中关村现代节能服务产业联盟、中惠元景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沙龙邀请了包括国家节能中心、中国节能协会等机构领导与十余位节能公司负责人出席。
本期沙龙由中关村现代节能服务产业联盟负责人李清举主持。李负责人在致辞环节,对参会来宾的到来表达了欢迎与感谢,介绍了绿青荟沙龙交流学习、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宗旨,同时介绍了中关村现代节能服务产业联盟的相关情况与业务,表达了愿为绿色低碳产业搭平台、促合作的愿景。
其后,各位沙龙的来宾依次对自己所在的公司、组织进行了简要介绍。本期沙龙的受邀嘉宾主要来自建筑能源服务行业,既有拥有国央企背景的同方泰德、北京燃气、京东方、北京北方、大唐电信等公司负责人出席,也有浙江翰普、锐驰瑞德、云智环能、朗德华、云洁节能等优秀民营绿色低碳企业代表出席。大家在介绍自身公司情况与业务的同时,也表达了合作的愿望与对本期绿青荟的期待。
中国节能协会综合业务部副主任柴博,在发言中简要介绍了中国节能协会的情况以及相关业务,之后又针对近期协会正在开展的2017年度节能低碳技术、产品评价工作等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邀请与会企业积极参与到协会的工作中来。
接下来,本期沙龙的联合主办方,中惠元景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波女士,对到场来宾表示了欢迎,并就中惠元景公司情况、业务以及新的技术产品进行了介绍与讲解。中惠元景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建筑节能的新三板公司,业务重点在于建筑的冷热源节能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冷热源智能控制、冷热站建设运营(能源托管)与能源监测平台三部分,拥有众多成功案例。目前,中惠元景公司有一项新的技术产品即将推向市场——冷热源智能控制能效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将创新地使用DSP系统,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有着软硬件一体化,本地处理能力强等特点,可实现对用户冷热源系统的智能控制与优化。俞总介绍结束后,来宾们也就这一新产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沙龙的最后一项内容为头脑风暴环节,各位能源服务公司的负责人们,就“一枝独秀or抱团取暖,能源服务公司合作发展障碍”、“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建筑节能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如何创新”三个行业焦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企业家们认为,节能行业的合作,应该基于企业们联合做大节能市场,推动行业标准建设,培养客户的节能意识与消费习惯,同时随着技术路线的分化,企业间合作的可能性会逐渐提高,形成产业链分工。而在建筑节能发展与模式创新方面,嘉宾们一致认为公司业务应向产业上下游延伸,从投资建设,到运维与托管,将单体项目做大,才是建筑节能公司做大做强的关键。头脑风暴环节嘉宾们各抒己见,发表了每个人对于产业发展的独到见解,激发了大家的思考,凝聚共识的同时,或许也使大家汲取了他人的思想而获得启发。
最后,国家节能中心推广处副处长辛升,与与会嘉宾们分享了他对节能行业发展的见解。辛处长认为,节能已经从单体设备节能向系统解决方案发展,在能源供应端,多能互补,智慧互联,节能服务需向综合能源服务方向转型,技术发展是未来节能发展的重点和趋势,能源互联网或将成为十三五期间的亮点。同时,他指出节能的免税政策依然对行业支持巨大,而节能中心也正推进节能效益分享型以外其他类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免税政策制定。最后他提到,节能服务公司,应重视平台交流、公司合作、模式创新、技术进步、资源共享,这是节能行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
沙龙结束后,中惠元景公司为嘉宾们准备了冷餐会,让来宾们有更加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并对尚且讨论意犹未尽的行业焦点问题更加深入的交换了意见。本期绿青荟,促进了建筑节能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围绕行业的相关热点焦点话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研讨,获得了来宾们的一致好评。今后绿青荟将继续创新形式、主题,为绿色低碳产业搭建一个品牌的、有价值的交流合作平台,为推动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 绿青荟丨第二期 扬起合作发展的帆
下一篇: 绿青荟丨第四期 建筑垃圾资源化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