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财政部、环保部、住建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提出,到2019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50%,其中“2+26”重点城市城区清洁取暖率达到90%以上;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替代散烧煤1.5亿吨,“2+26”城区全部实现清洁取暖。煤改气/电,以及北方地区发生的大面积气荒,成为了上个冬天最引人注目的话题。同时,随着近年来智能化逐步应用于各行各业,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智慧供热技术将老旧供热系统升级改造并可以达到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这已经成为供热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紧迫任务。
3月7日下午,绿青荟第八期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期绿青荟由中关村现代节能服务产业联盟联合杭州哲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兴安富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节能建筑、启迪清洁能源、北控清洁热力、同方泰德、北京燃气、国网冀北、金房暖通、绿洲德瀚、上海意利法、中惠元景、中能惠天、锐驰瑞德等供热相关绿色低碳企业负责人近30人出席了本期绿青荟。本期沙龙由中关村现代节能服务产业联盟负责人李清举主持。
沙龙伊始,由本期沙龙主办方领导致开幕词。中关村现代节能服务产业联盟负责人李清举在致辞中对各位嘉宾的莅临表达了欢迎与感谢,并对本期绿青荟沙龙的议程与发言嘉宾进行了简要介绍。
本期沙龙的联合主办方杭州哲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新荣教授在致辞中肯定了绿青荟沙龙这种交流的形式,他说:“绿青荟既是圈内兄弟姐们们见面的好机会,同时,围绕一个主题,开一个小而精的会,这种模式有助于行业内的朋友们真正能够互相达成合作与交流,也更容易使每位来宾都有收获与启发。”
随后致辞的是本期的另一联合主办方,也是本期沙龙的东道主,北京兴安富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芳滨。于总在致辞中对来宾表达了欢迎,并对兴安富邦公司及业务进行了简要介绍,当前国商集团下属企业兴安富邦公司在节能环保领域主要有煤矸石综合利用与污泥处理两项业务,目前也希望拓展供热方向的业务,并且计划2018年在能源环境领域投资规模达到20亿,期待着与广大绿色低碳企业的合作。
进入沙龙的正式内容环节后,首先由杭州哲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麻剑锋博士,为嘉宾们介绍了杭州哲达在供暖领域的智慧二网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无线室内温度采集与入户远控阀的平衡温控与热计量收费系统,结合流量测控平衡阀和电动智慧阀门的二网水力平衡与温控系统以及基于室内温度和室外气候补偿的换热站无人值守自动控制系统,有效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供热能耗15%-25%。
其后,上海千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张晓晓,与来宾们分享了千匠网络作为一家互联网商业系统开发商,对于供热行业的一些设计与思考。他提出,当前,随着采暖客户目标群体的变化,80、90后群体占比逐步放大,热力公司对客户的服务也需要进一步创新。供热企业可依托其客户资源,在在线移动供热缴费平台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生活服务、在线超市电商平台、积分商城、会员中心等,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增值服务。
会议最后的议题,是参会嘉宾们的互动交流,各位来自供热相关绿色低碳企业的负责人们,在介绍自己与公司情况的同时,也围绕着智慧供热与清洁供暖这一话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有嘉宾提出,在二网的改造,技术上可行,但是由于二网归属权的问题,改造的受益方有时和改造方有脱节,因此二网改造的推广,需要与商业模式的创新紧密结合。更有代表提出,我国大部分产业尤其传统行业,规模在2013年前后已经达峰,包括热力行业在内未来再次大规模扩张的可能性不高,取而代之的将是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行业龙头在未来的涌现将在技术与资本两轮驱动下完成。在当前能源价格高企的情况下,供热资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正应抢占先机。而在大规模大面积的供热资产中,企业对供热项目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互动环节中,嘉宾们妙语连珠,纷纷发表对于行业发展的看法,彼此交流,相互启发,气氛十分热烈。
在沙龙的正式议题结束后,主办方为各位专家与来宾准备了交流晚宴,在晚宴过程中,意犹未尽的与会嘉宾们又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探讨。本期绿青荟围绕清洁供暖与智慧供热这一议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与研讨,来宾之间交流互动十分热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及反响。今后绿青荟将继续创新形式、主题,为绿色低碳产业搭建一个品牌的、有价值的交流合作平台,为推动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