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要求源网荷储项目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开发建设按月调度
8月5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开发建设按月调度的通知,通知要求自2021年8月起,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各主要中央发电企业于每月15日前上月开发建设情况统计汇总后直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统计内容包括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以及源网荷储项目,统计项目包含核准、开工、在建、并网容量。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开发建设按月调度机制,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从核准(审批、备案)、开工、建设、并网到投产进行全过程调度。
推进碳市场建设!发改委发布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通知
8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在附件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宣传重点中提出,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重点宣传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推进碳市场建设,减轻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推广绿色低碳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协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 的进展。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入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财政部回复:将通过绿证和碳交易减轻补贴压力、2021年将发放1000亿专项贷!
日前,财政部针对人大代表陈康平关于可再生能源补贴方面的建议进行了官方回复。回复中表示,不宜启用特别国债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对于补贴拖欠和缺口问题,将通过绿证和碳排放权交易合理补贴新能源环境效益;同时,2021年将发放1000亿专项贷款用于支持光伏、风电等项目。
《节能环保清洁产业统计分类(2021)》发布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节能环保清洁产业统计分类(2021)》。分类明确,节能环保清洁产业涵盖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其中,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以实现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为目的,提供相应产品或服务的产业。该产业包括高效节能产业、先进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绿色交通车船和设备制造产业等4大领域。
国内首个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公布
日前,浙江省委科技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印发《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方案分为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组织保障三大部分,系统分析了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四个指标。方案提出具体技术路线图和行动计划,浙江将于2025年实现碳达峰,2030年实现碳中和。
国家电网正式收编陕西地电,形成全省“一张网”
持续多年的“对峙”之后,国家电网正式收编陕西地电。8月6日,人民网陕西频道发布的一则来源为国网陕西电力的消息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当天在北京和西安召开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揭牌视频会议,标志着双方共同出资成立的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新公司将逐步整合国网陕西电力和陕西地电公司机构、人员、业务和资产,实现全省电网“四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山西碳市场启动在即 挂牌协议交易涨跌幅为10%
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巿两周后,山西碳市场也启动在即。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与山西环境能源交易中心就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举行签约仪式。据了解,上海环交所在碳交易基础机制设计、碳市场运行管理及碳金融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各试点前列。山西环交中心与上海环交所旨在通过开展研究与合作,助力山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绿色碳交易跨国变现!雄安新区达成首笔国际绿证业务
国网雄安综合能源公司日前与澳大利亚YNIWM公司签署协议,将雄安站屋顶光伏项目的67.5万千瓦时上网发电量形成的碳资产出售对方。这是国网雄安综合能源公司首笔碳资产全球交易,也是雄安新区首笔国际绿证业务,可抵消二氧化碳排放约465吨。
首个第三方独立主体参与的省级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技术支持系统上线运行
8月3日,由中国电科院自主开发的国内首个第三方独立主体参与的省级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在国网浙江电力上线运行,支撑了浙江省第三方独立主体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试点工作开展。本次交易试点的辅助服务品种为日前旋转备用。市场参与主体范围涵盖储能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桩)、负荷侧调节资源、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抽水蓄能电站等第三方独立主体,参与方式既可作为经营主体独立参与,也可通过聚合方式代理资源参与。
日本更新《2050碳中和绿色增长战略》
近日,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宣布将其在2020年12月25日发布的《绿色增长战略》更新为《2050碳中和绿色增长战略》。新版战略指出,需大力加快能源和工业部门的结构转型,通过调整预算、税收优惠、建立金融体系、进行监管改革、制定标准以及参与国际合作等措施,推动企业进行大胆投资和创新研发,实现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转型。新版战略主要将旧版中的海上风电产业扩展为海上风电、太阳能、地热产业;将氨燃料产业和氢能产业合并;并新增了新一代热能产业。
德国新一轮“弃煤”招标引争议
近日,德国能源监管机构BNA开启第四轮硬煤发电“退役”竞标,计划退出产能433兆瓦,中标的煤电厂预计将获得来自德国政府的补偿,但厂方需要在2023年前关停煤电设施。尽管德国硬煤发电运营商对竞标退出机制反应积极,但目前的中标结果却引发了一定争议。在已经完成的三次投标中,多座2010年后建成的煤电设施“打败”了建于1980年以前的老旧设施中标。这意味着,相对较为环保、排放量较低的“新”煤电设施将在短期内关停,但排放量更高的一批老旧煤电设施却能够得以保存。
美国力争2030年清洁能源车销量占半,但充电站投入才73亿美元
8月5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收紧汽车排放和油耗规定,加速美国汽车从燃油转向清洁能源驱动的进程,并设定了到2030年清洁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一半的目标。拜登原计划还将投入1740亿美元,在全国建设50万个汽车充电站。但是为了争取共和党参议员的支持,这部分支出在两党合作基建法案中遭到大幅削减,仅留下了73亿美元。不过,民主党可能在自己准备在国会单独通过的另一份法案中增加充电站的投入。
韩国碳中和方案草案引起争议
8月5日,直接对韩国总统负责的“2050碳中和委员会)”发布了《韩国2050年碳中和实施方案(草案)》,并将在征求韩国各界意见后,拟于今年10月出台最终的实施方案。该草案由三个不同方案组成,分别设定了三个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值,实施路径也不尽相同。草案公布后,在韩国各界引起强烈反响。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全经联)、韩国经营者总协会等企业界、学界专家对目标设定提出批评,认为难以实现。同时,对方案将增加巨额费用负担表示担忧。
印度政府计划取消太阳能电池板保障税
印度中央政府计划取消太阳能电池板保障税的决定将使组件成本下降14.1%,并全速重启项目实施。印度太阳能开发商表示,由于价格上涨,项目实施有所放缓。拉贾斯坦邦太阳能协会的一位执行成员说:“由于面板价格上涨了 30-40%,许多项目进展缓慢。项目以一定的价格投标,以保持投资和利润。但当面板价格相差高达40%时,项目的可行性就变得站不住脚了。希望保障税的取消将加快项目实施。”同样,项目实施在疫情造成的封锁期间也受到影响。
三峡水利拟携长江清源等投1亿元设立综合能源服务公司
8月5日,三峡水利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庆两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拟与九江市工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长江清源节能环保有限公司在江西省九江市共同出资1亿元设立合资公司,其中三峡水利重庆两江综合能源服务公司拟出资8000万元,持股比例为80%。根据公告,合资公司定位为区域型平台公司,致力于九江市低碳智慧综合能源、节能减排、智慧城市能源互联网、新能源、绿色交通、增量配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低碳智慧工业区、源网荷储充一体化、零碳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综合能源项目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三峡水利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大力拓展综合能源业务,打造九江综合能源业务和城市能源管家项目,推动公司综合能源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南方电网成立五家新机构 聚焦能源、数据和新型电力系统
8月4日,在南方电网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研讨班集中培训学习结束后,南方电网公司举行澜湄国家能源电力合作研究中心、南方电网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新能源研究所、新型电力系统研究所、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技术研究所等五家下属新机构揭牌仪式。
许继电气拟公开挂牌转让珠海许继25%股权
许继电气日前发布公告,为抢抓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机遇,引进具有战略协同优势的投资者,公司拟将持有的珠海许继电气有限公司25%的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珠海海电配网自动化有限公司已同意放弃本次股权转让事项的优先购买权。参考评估价值,珠海许继25%股权的挂牌底价为2.06亿元。
城发环境拟设立河南环境能源服务中心 提供碳资产管理、交易服务
8月5日,城发环境公告,拟以自有资金与郑州经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绿发新能源科技(河南)有限公司设立河南环境能源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现子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并取得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其中城发环境认缴出资8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0%。根据投资合同,城发环境将在合法合规的前提条件下,将下属及相关企业涉及碳中和、碳排放、碳交易等业务导入合资公司,并协调相关政策支持,适时争取开展省内排污权、用能权、水权等环境能源交易业务。
浙江新能:拟投2.04亿元与浙能国际共投合资公司 促进光伏、风电等产业发展
8月2日,浙江新能发布公告称,为贯彻落实公司发展战略,全力拓展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浙江新能拟与浙能国际在嵊泗设立合资公司。其中,浙江新能以人民币2.04亿元认购该新设公司2.04亿元注册资本,占该公司注册资本的51%。据公告显示,拟新设公司名称为浙能嵊泗海上风电开发有限公司(暂定,以工商登记为准);主营业务为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设备运行、维护、检修、调试等。
BNEF:2021年上半年光伏项目投资达789亿美元 创新高
根据研究公司彭博社新能源财经(BNEF)最新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追踪报告,在创纪录的公开市场融资以及创纪录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承诺的支持下,2021年上半年对可再生能源项目和公司的新投资总额为1740亿美元.这是任何一年上半年的最高纪录,比去年同期增加1.8%,尽管比2020年下半年低7%。2021年上半年,太阳能项目投资增至创纪录的789亿美元。中国太阳能项目在2021年第二季度达到49 亿美元,高于第一季度的28亿美元。美国的大型太阳能项目投资从第一季度的53亿美元增至2021年第二季度的64亿美元。太阳能项目投资通常会在下半年加速,以满足年底的最后期限。
研究报告:可再生能源就业岗位2050年将增加五倍
据可再生能源资讯网站Rege报道,学术期刊《OneEarth》近日发表一篇研究报告显示,到205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就业岗位数量将增加5倍,从目前的440万个猛增至2200万个,其中,85%以上将来自风能和太阳能领域。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化石燃料行业的工作岗位数量将从1260万个锐减到310万个,其中约80%的工作岗位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开采相关。
天津锋尚智慧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锋尚智慧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锋尚”)是国内领先专注建筑能源大数据与能源系统投资、设计、建设、运营及维保一体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锋尚可为办公、酒店、商场、医院、学校及交通枢纽等领域公共建筑,提供能源规划、能源站投资建设、节能改造及能源托管等建筑综合能源服务,是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认定的节能服务公司;教育部认证 “能效领跑者”入库企业。主营业务:建筑能源托管服务:投资新建+能源托管;节能改造+能源托管;能源托管。核心优势:技术优势、经验优势等。合作需求:寻求在办公、酒店、商场、医院、学校及交通枢纽等领域公共建筑业主单位或有市场资源的合作伙伴。欢迎感兴趣的企业致电“EESIA”咨询。
广东迪奥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迪奥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以创新为引领、以技术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的能效大数据综合运营服务商,打造“能效大数据”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公司致力科技创新,将信息技术的前沿发展与用能系统相结合,构建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工业互联网,打造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生态体系,为终端客户、行业和政府提供远程运维、能效大数据价值挖掘等综合运营服务。主营业务:能源管理,中央空调节能,智能配电等。核心优势:技术优势、经验优势等。合作需求:寻求在商业综合体、大型公建等领域有市场资源的合作伙伴。欢迎感兴趣的企业致电“EESIA”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