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现代节能服务产业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青周报

绿青周报:第二百一十六期

来源:EESIA 作者: 2022-01-10


三部门印发《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近日,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试点,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占农村能源的比重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壮大,绿色低碳新模式新业态得到广泛应用,新能源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补充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绿色、多元的农村能源体系加快形成。


国务院:探索建立碳排放配额、用能权指标有偿取得机制


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文件提出支持试点地区进一步健全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交易机制,探索促进绿色要素交易与能源环境目标指标更好衔接。探索建立碳排放配额、用能权指标有偿取得机制,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探索开展资源环境权益融资。探索建立绿色核算体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及政府、企业和个人绿色责任账户。


发改委:发挥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替代天然资源的协同降碳作用


1月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建设的通知》,文件显示21省40个地区入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名单,23省60家企业入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名单。通知要求指导2021年确定的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进一步完善2022至2025年建设实施方案,突出节能降碳,明确相关建设目标、重点任务、支撑项目和保障措施,重新核算基准年(2021年)和目标年(2025年)的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和节能降碳量,各基地和骨干企业要以节能降碳为导向,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开展节能改造,选用高效节能技术设备,回收利用余压余热余能,提高能效水平,发挥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替代天然资源的协同降碳作用,形成利废建材行业降碳示范效应。


五部门联合发布《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1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量产化转换效率显著提升,形成完善的硅料、硅片、装备、材料、器件等配套能力。


河北省出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推动煤电逐步向基础性、调节型调峰电源转变!


1月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进一步淘汰煤电落后产能,等容量置换建设大容量、高参数机组,推进煤电升级改造,有序减少发电小时数和耗煤量,推动煤电逐步向基础性、调节型调峰电源转变。谋划建设新的输电通道,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调入比例。推动工业、采暖等领域电能和天然气替代,置换锅炉和工业窑炉燃煤。持续抓好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取暖。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严格落实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政策,严控新增产能的新改扩建耗煤项目。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政策已制定完成,新能源等成长空间打开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政策已制定完成,有关文件尚待正式发布。相关的标准制定、统计、核算等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未来一些行业产能控制政策也将出台。从总的思路来看,将加快产业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加大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全面推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据研究,石化化工行业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环境部审议并通过《三个标志性战役方案》、《成渝生态环保规划》、《生态导则》


1月4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三个标志性战役方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成渝生态环保规划》),书面审议并原则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以下简称《生态导则》)。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


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提出实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1月6日,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以视频形式召开。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作工作报告,科技部副部长张雨东主持会议。会议指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科技创新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科技事业进行了战略性、全局性谋划,发出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顺利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有力支撑民生改善,编制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技术加快应用推广。


发改委:2022年要把碳达峰碳中和摆在环资工作的突出位置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班汇报了2021年工作进展和2022年工作考虑,司领导班子成员、二级巡视员和各处处长发言,司长刘德春主持会议并作总结。会议指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实施好这项重大战略指明了方向。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出台实施,各领域各行业实施方案加快制定,“1 N”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果丰硕,全社会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共识和行动显著增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东南亚掀起垃圾发电热潮


根据毕马威的一份统计,亚太垃圾发电市场预计将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23年达到136.6亿美元。目前,北欧、中国和日本公司都在积极跟踪关注东南亚垃圾处理市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垃圾管理已成为东南亚各国当务之急。东南亚大多数城市没有足够的场地来扩建或新建垃圾填埋场,各政府需要采纳有效和可持续的垃圾管理方案,这其中最受重视的就是垃圾发电技术。


印尼煤炭供应紧缺 本月禁止煤炭出口


据法新社报道,印度尼西亚能源与矿产资源部日前表示,自今年1月1日至1月31日,印尼禁止煤炭出口,包括正在装运以及尚未装运完毕的运煤船,所有煤炭都将优先供给国内电厂。据悉,此举是为了缓解当前印尼煤炭供应紧缺的问题,优先保障国内电力需求。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部长塔斯里夫同时表示,在本国发电厂的煤炭需求全部得到满足后,煤炭出口将恢复正常,但他并未提及具体时间,只表示政府会在1月5日之后对政策进行重新评估。据了解,印尼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煤出口国,2020年的出口量达到约4亿吨。


苏格兰在2020年几乎达到100%的清洁电力消费目标


2011年,苏格兰制定了在2020年达到100%清洁电力消费的目标。而去年,该国几乎达到了目标--根据苏格兰政府12月的能源声明,98.6%的总电力消耗来自可再生能源。苏格兰正在努力实现2045年的净零排放--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这也是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之一。根据苏格兰政府公布的数字,在2019年,苏格兰用可再生能源满足了90.1%的等效电力消耗。2020年,苏格兰所有发电量的61.8%来自清洁能源。与2019年相比,2020年的清洁发电量增加了1.9太瓦时,主要来自风力和水力。100%的目标是在2011年设定的,当时可再生能源技术产生的电力仅占全国需求的37%。


比利时拟关停所有核电站


据欧洲新闻资讯网站EURACTIV报道,比利时政府日前表示,已达成一项协议,将在2025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据悉,早在2003年,比利时就将逐步淘汰核能写入法律,但是,此项协议的达成仍然经过了一天一夜的讨论。一部分比利时官员认为,应该完全弃核;而另一部分人则提出,目前能源需求高涨,虽然有新建天然气发电站的计划,但天然气发电污染严重,比利时仍要保留一些核电产能。


中国石化入股上海舜华新能源!布局氢能装备


据1月7日天眼查显示,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获得了A轮融资,由中国石化资本投资。据悉,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从事加氢站设计、工程技术服务和运营、车载供氢系统及加氢设备研发、分布式能源系统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电投与亿利集团签约!探讨氢能、储能、综合智慧能源等领域深度合作


1月5日,在国家电投董事长、党组书记钱智民,亿利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文彪的共同见证下,国家电投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徐树彪与亿利集团执行董事、总裁尹铖国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中国电力与亿利光伏治沙集团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能源产业和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能源+生态”“光伏+治沙”产业,探讨氢能、储能、综合智慧能源等新兴产业深度合作,携手打造“光伏治沙合作标杆”,助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中国“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科陆电子拟募资不超22亿 用于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关键产品产业升级


近日,科陆电子发布《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告。公告称,公司本次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2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储能产品扩产项目、新型电力系统关键产品产业升级项目、综合能源系统集成产业化项目、科陆企业技术中心升级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LG新能源或成韩国史上最大规模IPO


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日前已开始接受投资者认购,计划筹资92亿美元至108亿美元,有望成为韩国史上最大规模IPO。LG新能源是LG化学的全资子公司,是特斯拉、通用等汽车品牌的电池供应商。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1年前11个月,LG新能源在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的市占率为20.5%,仅次于宁德时代31.8%的占比。


顺风清洁能源拟8.896亿元出售132MW太阳能电站 国家电投“接盘”


2022年1月3日,顺风清洁能源发布公告,全资附属公司江西顺风、上海顺能、顺风光电投资与国家电投集团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签订立四份买卖协议,拟出售海南鑫昇、通威且末、新疆普新诚达、新疆天利恩泽100%股权,总代价为人民币8.896亿元。


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在2025年超过石油


近日,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了《2022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报告》预测,我国石油消费将在2025年达峰,领先世界平均水平5年,同时非化石能源的占比将超过石油;在2040年以前,煤炭消费占比将显著下降,被非化石能源超越;到206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超过80%,超出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瑞银:中国碳交易将成为行业脱碳的重要工具 市场规模或超5000亿元


投资银行瑞银发表报告称,相信2022年碳交易将成为工业板块实行困难脱碳过程的重要市场工具,预期更高的碳价对企业盈利的影响将会扩大,而碳亦可能发展成为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770亿美元)的另类投资,并产生更多碳相关的金融产品。报告称,基于现时碳价50元人民币/吨以及95%的免费碳信用额度,其模型显示碳交易可能对该行追踪的企业的盈利有-45%至+10%的影响,相对其2018年估计为-12%至+8%。


首个碳市场履约期结束,114个交易日成交76亿元


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个履约期结束,全年碳排放配额(CEA)成交量累计1.79亿吨,成交额累计76.61亿元。当天收盘价54.22元/吨,较首日开盘价上涨12.96%,超过半数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了市场交易。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