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现代节能服务产业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青周报

绿青周报:第一百一十三期

来源:绿青网 作者:绿青网 2019-12-02



重点围绕储能、氢能等领域 国家能源局征集2020年度能源领域行业标准计划


根据《能源标准化工作计划安排(试行)》,国家能源局现启动2020年度能源领域行业标准计划的征集工作,重点围绕煤电油气等常规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核电,页岩气、煤层气(煤矿瓦斯)等非常规油气及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煤炭深加工及梯级利用、储能、氢能、能源互联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船舶岸电、分布式能源、节能环保、新型装备、军民融合、农村能源等标准项目进行申报。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


中国生态环境部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显示,经初步核算,2018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简称碳强度)下降4%,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相当于减排52.6亿吨二氧化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4.3%,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于12月1日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要加快推进浙江宁海、长龙山、衢江和安徽绩溪、金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开展浙江磐安和安徽桐城、宁国等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研究建立华东电网抽水蓄能市场化运行的成本分摊机制。加强新能源微电网、能源物联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等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建设,推动绿色化能源变革。


生态环境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


日前,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19〕826号)。指南提出,黑臭水体治理方案应体现系统长效、利用优先,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治理工程的全面实施,实现农村黑臭水体的系统性修复。另外,采取补水措施的补水水质应满足《指南》“不黑臭”的水质指标要求。选用清淤疏浚技术,应安全处理处置底泥,防止二次污染。


工信部公布第一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号),推进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支持企业开展绿色设计,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工业产品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7〕243号)要求,工信部组织开展了工业产品绿色设计试点企业的验收工作。经企业自愿申请,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中央企业等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确定了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第一批)名单。



国家能源局光伏沟通会最新内容:2020年政策框架基本已定 总补贴预计17.5亿


国家能源局、发改委、财政部近半月以来已就明年政策紧锣密鼓召开了多次沟通会。可以向外界透露的是,目前2020年政策框架已基本确定,总基调及操作办法与2019年的政策相比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中,在补贴的具体分配上,将继续实行“以收定支”的原则。其中一个方案是拟安排17.5亿元补贴(不含光伏扶贫),具体数额还要等待财政部最终确认,户用光伏拟安排5亿元,剩下的金额安排给竞价项目。


我国提前完成2020年碳减排国际承诺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11月27日发布。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了《年度报告》的相关情况。初步核算,2018年全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保持了持续下降。“这个数字已经提前达到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国际承诺。”赵英民说。


生态环境部:一系列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文件将会加快出台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为了给碳市场运行奠定制度基础,包括重点排放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办法、核查管理办法、交易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将加快出台。同时,将抓紧推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推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配合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和《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技术指南》。


助力长三角氢走廊,上海首批油氢合建站开启试运行


依据《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设定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在2025年之前长三角要建成200余座加氢站。按照《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中期目标,到2025年,上海要建成加氢站50座。当前各地单独布局、城市间往来受阻,已是阻碍长三角地区氢能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如何形成加氢站网络是打破长三角氢走廊发展困局的重点。据了解,开启试运行的上海首批油氢合建站,是在原加油站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网点土地,按照标准规范,通过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建设成为油氢一体化的二级能源综合站,是目前氢能应用落地的最好方式。


重大动向!2020年起氢气纳入能源统计


据悉,从2020年开始,国家统计局首次将氢气纳入能源统计。氢燃料电池行业一直呼吁的将氢气纳入能源管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这份2019年11月份印制的《能源统计报表制度》里,国家统计局要求,氢气和煤炭、天然气、原油、电力、生物燃料等一起,纳入2020年能源统计。


我国首例核能供热项目在山东海阳投入运营


近日,国家电投山东核电传来喜讯,首例核能供热项目在山东海阳投入运营,70万平米居民和公共建筑用上清洁能源,告别烧煤取暖的历史,开辟了核能综合利用的新纪元。核能供热,简而言之,就是从核电机组中抽取高温高压蒸汽作为热源,采用多级换热技术,借助换热站实现水汽换热、水水换热,通过一共五个回路的运行,最后通过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传递给用户。


全球首个“氢+5G”智慧生态港在山东港口青岛港投产运营


11月28日,全球首个“氢+5G”智慧生态港在山东港口青岛港投产运营。该码头岸线长660米,拥有2个泊位,设计吞吐能力170万标准箱/年,配备9台双小车岸桥(STS)、40台高速轨道吊(ASC)和45台自动导引车(L-AGV)。该项目以码头氢动力驱动和5G网络下的工业化场景应用为核心,首次推出了山东港口自主研发的6项全球首创科技成果,领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码头科技水平。



联合国环境署再度拉响警报:为实现气候目标 未来十年全球每年需减排2.7%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近日发布的《排放差距报告》再度拉响警报,如果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2020年至2030年之间不能以每年7.6%的水平下降,世界将难以实现1.5摄氏度的温控目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也已给出警告,一旦升温突破1.5摄氏度的临界点,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将大幅上升。为实现2015年《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即到2100年将全球升温控制在工业化前2℃以内,在2020—2030年间,全球碳排放每年需减少2.7%;而要实现将升温限制在1.5℃的目标,在2020—2030年间,全球碳排放每年需减少7.6%。


德国能源转型:2038年全面退煤 可再生能源担当主力


11月21日,德国煤炭委员会在北京唐拉雅秀酒店发布了《“从煤炭到可再生能源的公平转型路线图”分析报告》(中文版)。在这份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提供资助的报告中,Agora能源转型论坛分析了煤炭委员会的建议,特别是其中关于德国电力部门、碳排放以及采矿区经济发展预期影响的建议。报告提出,如果委员会的建议得到全面实施,那么到2038年德国将减排二氧化碳约10亿吨。根据目前计划,德国将在2038年全面淘汰煤电,但也有可能提前实现目标。


澳大利亚发布国家氢能战略—15大发展目标 57项具体行动


澳大利亚拥有氢能发展的巨大潜力,尤其是清洁氢能供应领域。自2016年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先后与日本、韩国开展氢能供应示范项目,并发布氢能发展路线图。本次国家氢能战略确定了15大发展目标,57项具体行动,意在将澳大利亚打造为亚洲三大氢能出口基地,同时在氢安全、氢经济以及氢认证方面走在全球前列。


全球首个商业化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加拿大上线


开发商NRStor和技术提供商Hydrostor已经在加拿大完成了一项多兆瓦、商业化、先进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工作。该项目位于安大略省哥德里奇(Goderich),自2017年以来一直由双方共同开发。在昨日发布的一份新闻稿中,Hydrostor将这家工厂描述为“在长期储能技术方面的关键进步”,并代表着全球首个“无燃料绝热CAES技术的成功商业化”。


日本首次在海底封存30万吨二氧化碳


据日本《读卖新闻》网站26日报道,日本CCS调查公司25日宣布在北海道苫小牧市附近海底成功进行了二氧化碳海底封存试验。在这一试验中,该公司将北海道一处炼油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压缩后封存到海底,已封存了30万吨二氧化碳。目前未发现二氧化碳溢出,今后该公司还将继续监测。这是日本首次在海底大量封存二氧化碳。


纽约推出2.8亿美元储能激励计划 2030年储能装机将达3GW


NYSERDA和DPS认识到,在当前的市场规则和电池项目成本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环境尚未形成。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个总投资为2.8亿美元的“市场加速桥激励计划”(market Acceleration Bridge Incentive Program, MABI),以刺激纽约州尽快实现2030年储能的快速部署目标。这些资金虽然无法使企业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获得收益,但能通过补贴资金的方式获得价值回收。该计划期望通过支持储能市场的早期增长,以帮助该行业达到经济可持续性,并随着储能项目的增加逐步取消激励措施。



华为+北控=?华为与北控集团战略合作


11月29日,华为与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控集团”)在深圳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智慧城市、智慧园区、5G行业应用、工业智能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控等领域展开合作。根据协议,北控集团将发挥其相关企业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和大气污染防控领域的行业积累和经验。华为将提供全球领先的ICT解决方案,双方将在智慧燃气、智慧水务、智慧环卫、大气污染精细化治理及防控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发展,共赢未来。


中石化正筹备设立中国石化氢能公司


11月26日,“第五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兴业务研究与规划专家邢璐博士在主题演讲中指出,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有机组成,氢能发展是大势所趋。为推动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石化正在筹备设立中国石化氢能公司,积极布局国内加氢站建设,打造氢能制-储-运-加一体化供应链,支持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和氢能产业商业化。


新动作!长江绿色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11月27日,三峡集团、北控水务集团旗下三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北控金服(北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长江绿色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长江绿色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三峡集团与北控水务集团“双平台”合作模式的深化和落地,将以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核心,重点投向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修复、水环境保护等领域。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企业优势,整合国有资本实力和专业资金管理能力,全力做好共抓长江大保护的金融支持,更好地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


宜家承诺203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应


近期,宜家母公司做出两个承诺,将出资2亿欧元(2.2亿美元)用于造林,同时到2030年,将实现100%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的目标。宜家国际集团的发言人Josefin Thorrell表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新增对于这家家具巨头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至关重要。想要向可再生能源过渡,宜家将优先考虑对宜家影响最大,但同时也最难以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的领域,如纺织品,陶瓷,玻璃和金属处理业务等。



BNEF报告:发展中国家新建燃煤电厂规模跌至十年来最低


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针对104个新兴市场进行的Climatescope年度调查研究发现,2018年,虽然新建成的清洁能源发电项目规模与前一年持平,但燃煤发电量却飙升至新高。另一方面,尽管发展中国家的燃煤发电量骤增,新并网煤电装机量的增速却已放缓。2018年的新建燃煤电厂规模跌至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在新增规模经历了2015年的84GW(1GW=1000MW)峰值之后,2018年的新并网煤电项目跌至39GW,中国约占此项跌幅的三分之二。


2024年风力发电量预计将达到330万千瓦时 总体增长37%


近日,据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杂志上的科学研究显示,过去10年,全球风速迅速增加,助力可再生能源行业迅速发展。研究结果表明,自2010年以来,风速增长速度是2010年之前下降速度的三倍。如果这一趋势再持续至少十年,到2024年,风力发电量将达到330万千瓦时,总体增长37%。



北京佰能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佰能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新三板上市公司(835729),是集工程设计、新技术研发、机电系统集成、设备安装、系统调试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全国性节能环保综合服务商。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骨干企业,取得了环保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公司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拥有AAA级资信评级。公司是国家节能服务企业、中关村高成长top100企业。主营业务:提供节能环保项目的专业承包及技术服务,包括为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企业量身设计烟气净化系统和余热利用系统。公司核心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等。合作需求:寻求有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企业市场资源的合作伙伴。欢迎感兴趣的企业致电“绿青网”咨询。


广州博依特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博依特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14年,是一家提供制造业大数据挖掘服务的企业。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挖掘工业数据价值,为企业及客户提供安全、精准和全方位的服务。依托研发团队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开发的智能信息技术体系,由博依特核心技术、博依特产品和博依特定制服务等组成。它是针对用户生产、能源、设备管理需求,应用自主开发的博依特云(POI-CLOUD),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具有数据采集转换传递、数据分析与挖掘、优化计算和信息化展示功能的智能信息技术平台。主营业务:企业(区域)能源管理中心(POI-EMS)、企业制造执行系统(POI-MES)、预防性维护资产管理系统(POI-EAM)、生产最佳实践(POI-POP)、用电预测(POI-EP)等技术产品的研发;节能潜力诊断、能源托管、设备状态及故障诊断、设备运维托管、数据应用等。公司核心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经验优势等。合作需求:寻求在大型工业企业能管平台领域有技术整合需求或有市场资源的合作伙伴。欢迎感兴趣的企业致电“绿青网”咨询。


以上合作资讯由绿青网战略合作伙伴中关村现代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成员单位提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