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关于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
近日,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生物天然气对构建构建分布式可再生清洁燃气生产消费体系,有效替代农村散煤具有重要意义,到2025年,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超过100亿立方米;到2030年,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超过200亿立方米,占国内天然气产量一定比重。文件的出台对生物天然气产业的起步和有序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国家支持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大门已经敞开,随着各类投资主体进入该领域和更多项目落地。
国家能源局开展清洁取暖“煤改气”气源保障、“获得电力”专项整治检查督导工作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日前发布了《关于开展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检查督导工作的通知》,结合清洁取暖“煤改气”气源保障、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工程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大排查、用户“获得电力”优质服务、12398热线投诉举报共性问题等重点专项监管工作,国家能源局决定开展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检查督导。
发改委新版《区域电网输电价格定价办法》征意见:完善输电价格定义、新增投资认定条件
国家发改委为持续深化电价改革,进一步提升输配电价核定的规范性、合理性,对2017年发布的《区域电网输电价格定价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其中,清晰界定区域电网输电价格的内涵,即区域电网运行机构运营区域共用输电网络提供电量输送和系统安全及可靠性服务的价格;与区域电网投资审批体制相一致,即符合电力规划并履行按权限核准等程序的新增区域共用网络投资,纳入可计提收益的有效资产范围。
国家能源局:电网应向各类电源和电网互联提供公平无歧视开放
为加强电网公平开放监管,规范电网设施开放行为,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了《电网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制订工作,形成《电网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已于近日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适用于电源接入电网以及地方电网、增量配电网和微电网与大电网互联的监管。跨省、跨区电源外送和电网互联另行规定。所称电源含常规电源、集中式新能源发电、分布式发电、储能等。文件要求,电网企业应公平无歧视为电源项目提供电网接入服务。
2022年储能规模破千亿!湖南长沙设先进储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近日,湖南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长沙市加快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发展三年(2020-2022年)行动方案》。方案指出,将基于新能源汽车、能源储能、3C产品电源、基站储能等应用领域的新要求,围绕驱体材料及资源循环利用、动力电池材料等业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划。2020年-2022年,每年设立市级先进储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相关区县、园区管委会分别按照不少于市级出资进行配套,用于支持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聚重大平台、重点企业、示范项目、行业交流活动等,市级各类政策及专项资金加大对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倾斜力度。目标到2020年底产值规模达400亿元以上,到2022年底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产业链企业突破100家,成为国內领先、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重要基地和产业集聚区。
《2018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指数报告》:融资能力下降成环保企业绊脚石
11日,《2018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指数报告》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以及天津工业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报告》显示:2018年度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基本稳定但略有下行。从当前形势来看,要想进一步实现环保产业的向好发展,必须提高环保产业发展能力,增强环保产业自身的造血功能。产业发展能力弱是造成环保产业发展指数出现负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资金周转和利润增长情况都不理想,环保产业融资难的状况仍未得到显著改善。
赵英民:中国碳交易试点地区配额交易累计约76.8亿元
12月11日,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11日在联合国马德里气候大会上透露,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碳交易试点地区的碳排放配额成交量达3.4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额约76.8亿元人民币。赵英民表示,自2011年,中国在北京、天津、上海、湖北、重庆、广东和深圳等7个省市启动了地方碳交易试点工作,现已形成了要素完善、运行平稳、成效明显、各具特色的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全球能源互联网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报告》研究称: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降低减排成本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9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举行边会,并在会上发布《全球能源互联网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报告》。这份报告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编写,依托国际权威模型和数据库,量化模拟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2摄氏度和1.5摄氏度温控目标的减排情景、技术方案和各大洲行动,系统评估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经济社会、气象气候、环境健康等综合效益,旨在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行动指南。报告说,1970年至2018年,全球化石能源利用排放的二氧化碳累计达1.1万亿吨,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70%以上。
北京冬奥会绿色行动方案正式发布!100%清洁能源供电
联合国气候大会高级别谈判进入关键时刻,各个国家都在发布最新的减排措施,而作为中国的减排方案之一,北京冬奥会的绿色行动计划首次在国际上发布。北京冬奥会的绿色行动方案包括,采取碳减排和碳中和措施,实现北京冬奥会低碳目标。建设低碳能源示范项目,建立适用于北京冬奥会的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综合实现100%可再生能源满足场馆常规电力消费需求;建设总建筑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等低碳示范工程,新建永久场馆全部满足绿色建筑等级要求;赛事举办期间,赛区内交通服务基本实现清洁能源车辆保障;推动林业固碳工程;建立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核算标准,创造冬奥遗产。
英国2050年要实现净零排放需部署30GW储能系统
据外媒报道,根据英国能源巨头Drax公司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如果英国希望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则至少需要部署装机容量为30GW储能系统。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针对Drax公司在《能源洞察》(Energy Insights)杂志发表的文章进行的分析指出,随着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断增长,英国需要将其储能系统装机容量增加10倍。
日地方政府宣布“气候紧急状态” 安倍还坚持火力发电?
近日,日本长野县及下属的白马村宣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the Climate Emergecy)。这是今年继长崎县及其下属的壹岐市之后,又一个日本地方政府宣布进入这一紧急状态。正当日本地方政府希望在抗击气候变化方面贡献一己之力时,日本中央政府却被指在应对全球变暖方面态度消极。“气候行动网络”指出,世界正在转向去碳化,而日本政府的方针政策则“轻视《巴黎协定》,破坏地球,使人们面临危险”。日本经济产业相梶山弘志在12月初表示,日本会持续重视煤炭火力发电。“将会保留包括(日本)国内的煤炭火力发电站和使用化石燃料的发电站。”
450亿美元!丹麦计划建设10GW海上风电“孤岛”
近日,丹麦公布了多个“能源岛”的计划,每个岛至少支持10GW的海上风能,耗资高达3000亿丹麦克朗(合445亿美元),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计划。丹麦能源部表示,目前正在进行大型枢纽确定可能的地点的早期选址工作,此举将允许将大量的海上风能用于运输和供热等难以脱碳的行业。
欧盟展现全球气候治理雄心:欲首建“碳中和”大洲
欧盟委员会新任主席冯德莱恩再次强调欧洲在2050年前建成首个“碳中和”大洲的雄心,并拟在本次大会结束前推动欧洲理事会以决议形式凝聚“欧洲统一意志”,在明年3月份前形成《欧洲绿色协议》的最终版本。德国环境部长舒尔茨和外交部长马斯则明确表示,欧盟必须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领导者。一方面,要通过提高欧盟承诺水平来敦促各方设定更高贡献目标;另一方面,要通过COP25协调各方弥合《巴黎气候协议》中尚存的分歧。
电力央企混改最大单落地 国家电投引入战略投资人 募集资金242亿元
“国家电投黄河公司混改项目是国家电投乃至五大发电集团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股权融资项目,也是央企通过产权市场完成的最大混改引战项目。”国家电投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杨亚近日表示,此次混改释放35%股权,引入8家战略投资人,募集资金242亿元,16日在北交所签约。下一步,国家电投将以黄河公司为平台,加快内外部区域优质清洁能源资产整合,积极对接资本市场,推动国家电投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战略加快落地。
国网将进一步开展现货交易、需求响应等研究 2020年泛在电力物联网将迎突破年
12月11日,一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文件《泛在电力物联网2020年重点建设任务大纲》引发关注,文件显示,2020年是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三年攻坚”的突破年,对如期完成“初步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目标至关重要。国网将重点开展能源生态、客户服务、生产运行、经营管理、企业中台、智慧物联、基础支撑、技术研究八个方向40项重点建设任务。文件指出,在能源生态方面,国网将重点围绕源网荷储协同互动,进一步开展精准负荷控制、现货交易、需求响应、有序用电、用能优化等各类可调负荷参与机制研究和试点验证,完成源网荷储多元协调的泛在调度控制、客户侧源网荷储协同服务等11项任务。
华能集团首次提出屋顶光储型风电场“黑启动” 填补新能源“黑启动”领域技术空白
近期,华能西安热工院青年创新团队首次提出屋顶光储型风电场“黑启动”技术路线,填补了新能源“黑启动”领域的技术空白,为新能源参与电网“黑启动”提供技术借鉴。“黑启动”是指电网整个系统因故停运后,不依赖别的网络帮助,通过系统中具有自启动能力机组的启动,带动无自启动能力的机组,逐步扩大电力系统的恢复范围,最终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恢复。
氢能等新能源业务成重点 中国石化大幅调整机构职能
近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公布了将设立四大业务板块和大幅调整机构职能的消息。新能源作为中石化的转型重要着力点,在此次业务板块变动中已经和传统油气业务并列,板块地位明显得到加强和总部重视。其中,氢能是中石化近年来重点布局的新能源业务。由于氢能产业链包含制氢、储存、运输、应用,与交通燃油、天然气供应模式以及管理模式高度符合,因此中石化在氢能产业发展上具有先天优势。
北京恩吉赛威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求有针对能源化工行业节能环保技术的合作伙伴。欢迎感兴趣的企业致电“绿青网”咨询。北京恩吉赛威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科研为核心、提供优质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为宗旨的技术创新型节能服务公司,成立于2013年,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认证、中关村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公司自主研发的恩吉RSHT节能元件、以其为核心的加热炉强化辐射传热节能技术,为钢铁、机械制造、化工、陶瓷等工业行业提供了进一步挖潜节能减排的新途径,并提供工业炉智能控制系统(L2)和新型余热回收装置。主营业务:加热炉强化辐射传热节能技术研发与技术推广;节能项目投资、运营、管理等。公司核心优势:技术优势、经验优势等。合作需求:寻求在钢铁、机械制造、化工、陶瓷等工业领域有市场资源的合作伙伴。欢迎感兴趣的企业致电“绿青网”咨询。
烟台东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烟台东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前身是东方电子旗下的节能服务板块,从事工业领域节能服务已近十年。公司是伴随着能源领域“互联网+”智慧能源兴起和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以及节能服务公司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公司依托东方电子雄厚资金实力和优秀技术传承,采用自主创新、合作开发、系统集成等多种方式,以合作共赢为目标,以资金为纽带,以技术、管理为核心竞争力,致力于为合作伙伴提供高效、节能、优质、最佳专业化及最有性价比的综合能源服务。主营业务:供热制冷能源站、分布式能源、清洁能源等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配用电系统运营管理;E5610系列中低压电加热式固体蓄热设备、E5630系列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的研发、生产、销售。核心优势:品牌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等。合作需求:寻求有区域优质供热制冷、清洁能源以及公共机构能源托管项目资源的合作伙伴。欢迎感兴趣的企业致电“绿青网”咨询。
上一篇: 绿青周报:第一百一十四期
下一篇: 绿青周报:第一百一十六期